2006年至2007年期間,中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建立合作關係,並選定「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進行發展環境學習中心的先驅研究場域。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於2007630日正式開幕,是林務局第一個成立的自然教育中心,期望能提供學校、家庭、企業與大眾深度且優質的森林體驗與環境學習機會。過往十年,我們依據社會發展現象與脈絡,務實地運用環境教育專業,努力地回饋社會與自然環境,包括了:

【成為大眾走向森林與自然的入口】

「大自然缺失症」是Richard Louv在《失去山林的孩子》一書中,致力傳達出現代社會中人與自然疏離的隱憂。我們以東眼山森林為場域,發展出多元的環境學習課程,以作為提供不同身份、年齡層的對象親近森林的提案,陪伴大眾一起走近森林、走進森林

IMG_2777.JPG

懷弱勢讓生命與世界都更美好】

近年我們更主動面向經濟弱勢的孩子,透過跨領域的合作,以遠征的方式,引領孩子深度的感受自然並從中獲得啟發,讓自然仍有機會進入經濟弱勢的家庭中,以及孩子的成長過程裡。我們會持續的站在這裡,成為大眾走向森林的入口

IMG_8907.JPG

【實踐與自己、與人、與環境共好的價值】

環境教育不只是人與環境的關係,更含括了人與人、人與自我的關係。我們因而相信,完整的個人才可能實踐友善的社會與環境,因此在課程中我們以學習者為中心,環境教育教師是以引導員的角色,引導學習者在環境中體驗、在經驗中反思、在思考中歸納,而後遷移與應用。我們經由實踐,提供學校教師與家長不同的教育哲思,讓教育能夠有更多元的可能發生。

IMG_2712.JPG

【鼓勵走入國際分享與交流】

分享,讓「好」能夠有更好的可能。我們鼓勵中心教師走向國際,交流彼此經驗,在文化與環境的差異中,看見更多元的環境學習中心樣貌,但這不僅是充實中心能量,在經過實際運作後,亦透過研究將我們的經驗與成果分享給更多人,提供台灣的環境教育持續精進的養分。

 

東眼十年.感謝有您

 

我們的故事

【夥伴關係】

  • 20076 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與桃園縣政府教育處確認合作機制,夥伴關係正式結盟
  • 2012-2016 與關渡自然公園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 2013-2016 與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合辦高關懷族群【少年小樹森林體驗】課程
  • 2015-2017 與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國內外交流】

  • 20084 於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發展國際研討會中分享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籌設、發展案例與執行成果,並陸續於環境教育、環境學習中心相關研討會發表分享經營發展歷程。
  • 200911 英國田野學習協會(FSC)執行長及香港可觀自然中心校長至本中心參訪
  • 20113 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至本中心參訪交流
  • 20119 協助舉辦台北市立動物園第三屆亞洲動物園教育者研討會
  • 201110 英國田野學習協會(FSC)中心主任及專案教師至本中心參訪
  • 20123 協助日本露營車協會、日本YMCA、朝日新聞、師大公領系及中華民國露營車協會合作辦理「311福島大地震森林療癒活動」
  • 20132 中心教育人員至香港WWF參訪交流
  • 20135 上海WWF長江濕地聯盟至中心交流參訪
  • 20138 中心教育人員與林務局至英國田野學習協會(FSC)參訪交流
  • 20155 中心教育人員至澳洲波伊恩島環境教育中心(BIEEC)交流見習
  • 20155 於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全國研討會中發表【森林型戶外環境學習場域之國際交流經驗及成效分享】
  • 20167 中心教育人員至日本黑松內ぶなの森自然學校交流見習
  • 201610 中心教育人員至日本黑松內ぶなの森自然學校交流見習
  • 20177 香港WWF教育主任(海洋)至中心交流參訪
  • 20177 中心教育人員至日本黑松內ぶなの森自然學校交流見習
  • 20178 中心教育人員與林務局至英國田野學會學習協會(FSC)參訪交流

【殊榮】

  • 20106 林務局榮獲行政院第二屆「政府服務品質獎」,自然教育中心建置發展與服務品質提昇專案
  • 20114 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
  • 201311 獲得第二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桃園縣內機關組特優
  • 20146 獲得第二屆國家環境教育獎機關組優等
  • 201510 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
  • 20174 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展延(20174月~20224月)

【研究】

王喜青、王書貞(20082月)。東眼山自然教中心專案教師戶外教學方案執行評估。臺灣林業雙月刊,341),75-91

王喜青、呂効修、林宜君、林慧年、陳鳳珠(201511月)。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高關懷服務方案發展歷程。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暨兩岸四地可持續發展教育論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

王喜青、林慧年、周儒、林宜君、呂効修、曾智青、葉育瑜、陳敬婷、吳立涵(201311月)。快樂學習觀點的方案評估初探以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FBI930檔案》戶外教學課程為例。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及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臺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王喜青、林慧年、林宜君、呂効修、陳鳳珠(201411月)。東眼山自然敎育中心環境敎育目標努力現況。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暨兩岸四地可持續發展教育論壇,屏東縣: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呂効修、王喜青、林宜君、徐瀅茜(201611月)。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高關懷服務教育人員培力歷程。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暨兩岸四地可持續發展教育論壇,臺北市:臺北市立動物園。

馮慈文、王喜青、徐瀅茜(20175月)。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運用森林環境發展青少年戶外教育課程之經驗與成效。林務局自然教育中心10周年國際研討會,臺北市: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6樓國際會議廳。

葉育瑜、陳鳳珠(201411月)。有「志」者事竟成─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與新竹林管處志工隊合作模式分享。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術暨實務交流國際研討會暨兩岸四地可持續發展教育論壇,屏東縣: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arrow
arrow

    fable02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