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讓總是在吃東西的酷奇來教大家怎麼做個對環境友善的食神吧…
我們先來熟悉一下應該怎麼做~
讓我們先從食物里程下手!
什麼是食物里程呢?
也就是這個食材從田裡採收下來到吃下去的那一刻,這個中間的距離。
林媽媽說:「啊我攏咧菜市仔買,啊災吾哇橫?」
讓酷奇告訴你可以這樣做…
酷奇:「阿伯~你這個水蜜桃是哪裡來的呢?」
小販阿伯:「這是日本來的唷!足好呷耶…」
酷奇:「謝謝」(轉頭離開換一間)
酷奇:「大姐~你這個水蜜桃是哪裡來的呢?」
小販大姐:「這是復興鄉來的唷!足青耶…」
酷奇:「來個三斤吧!」
”我們可以盡量選擇台灣產的食物,過鹹水而來的食物都要坐飛機或貨船而來,
運送的過程中間會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在地消費不僅可以吃到較新鮮的食物,
也能減少污染的產生。”
另外一個很容易跟食物里程搞混的就是「碳足跡」
那什麼是碳足跡呢?
碳足跡就是呢在這個食物製造過程中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所以食物里程高的碳足跡也會高,但是碳足跡高並不一定代表食物里程高
也有可能會是因為繁複的工序而產生了很多二氧化碳的排放哦~
要怎麼選擇低碳足跡的食物呢?
我們環保署現在有推出碳標籤,購買東西的時候可以看看有沒有這樣的標籤哦!
這個上面的數字就是代表在這個沙拉的製作過程當中產生了613g的二氧化碳哦!
我們平常在速食店吃的漢堡一個就會產生將近3kg的二氧化碳~
這樣會選擇了嗎?
讓我們一起做個聰明的食神吧…
圖、文 by 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