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哇~今天天氣真好!
🐿️:最適合到處走走親近大自然了~
🐸:咦,那要去哪裡呢?
🐿️:讓我們來去東眼山來趟超越時空的貝殼之旅吧!
🐸:蛤?
🐿️:蛤什麼,我還蜆仔哩,走吧走吧((咻---綜藝跳切換場景

===

哇嗚~~仔細一看,這些石頭裡真的有貝殼欸,到底為什麼呢?我們不是來到山上吸收芬多精,跟樹爺爺當朋友的嗎!這麼多海產是怎麼回事呀?

原來早在億萬年前,他們就悠游在台灣這個區域,只不過,當時的台灣還躺在海底呀~這些貝殼可是見證台灣造山運動的大前輩啊!

 

什麼是造山運動呢?

當兩顆心開始震動啊不是啦,當兩個板塊聚合時,板塊會因為相撞而產生擠壓,這樣的擠壓力量非常大,所以碰撞的區域會產生「地殼變動」,造成岩層褶皺、斷層,甚至隆起成山脈,稱作「造山運動」!

位在「歐亞大陸板塊」跟「菲律賓海板塊」交界的台灣,被這兩個板塊擠阿擠撞阿撞,經過千萬年的努力,以及長期風化各種外力的影響下,擁有多變地形的台灣出現啦,有海拔三千多公尺的高山也有平坦的平原,豐富的棲地也創造了多元的生態!而地殼的變動是持續進行的,其實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約8.2公分的速度向西北移動,真令人好奇數百萬年後的台灣又是什麼樣貌呢~

 

                 圖片來源: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

 

山上怎麼會有貝殼化石?

貝殼到底是怎麼從貝殼成為化石的呢?難道我們平常吃完蛤仔,塞到土裡再挖出來也可以叫化石嗎?這就要從貝殼的小時候開始說起了!

貝殼在成長過程中利用海水中的「碳酸鈣」長成殼,成為擁有美麗花紋的貝殼。經過璀璨的一生後,變成貝殼神仙,留下碳酸鈣外殼,因為外殼較硬不易腐化,就這樣躺在海底,默默地被一層層泥沙沉積覆蓋。再因為地殼變動,被擠成山,如此一來山上的沉積岩中就有機會發現這些原本在海底裡的貝殼前輩們啦!

咦?那到底怎麼樣才算是化石呢?原來是要由「自然作用」,如,泥沙沉積等,保存於地殼的動植物遺骸、遺跡或印痕!而化石必須經歷一段地質時間的作用,地質時代較6,000年前年輕者,會稱作「亞化石(Subfossil)」。

所以啦如果是我們埋進土裡的蛤仔殼當然就不算化石囉!

除了貝殼化石台灣還有各式各樣的化石陸續被發現!那麼化石主要會出現在哪裡呢?其實有沉積岩地形的地方就有機會可以發現,像是河道兩岸的沖積層、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火山灰地形等~台灣從南到北其實都有機會看到重見天日的化石們。

圖片來源: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

化石的意義

化石在地質學上意義非凡,像是在相同的沈積盆地或距離不遠的地區內有相同化石群的地層,可以被認為是相同的地層。另外,生物有一定的演化順序,因此也可以由出土化石的物種,來判斷地質年代。還有還有,因為生物各有其生存環境和生存方法,我們也可以藉由不同物種產生的化石,來推測出當時的沉積環境喲!

化石當中恐龍、鯨魚等這些大型的動物化石,最常受到關注也最廣為人知,但你知道嗎?其實就連小到不行的植物花粉也會形成化石!跟貝殼一樣,花粉也有堅固的外壁,當中所含的「孢粉質」具有耐酸、耐鹼及抗高溫高壓的性質,因此較有機會被保存下來,現今的科學家藉由不同植物的花粉組成,還能推論出該地區的植群變遷史,進而推演出古代氣候的變遷呢!

由此可知化石提供科學家們了解過去環境的歷史,作為重要的研究依據。正所謂「現在是通往過去的一把鑰匙」(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從現在的蛛絲馬跡窺探過去歷史,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的生活環境。

 

====

化石是歲月珍貴的產物,穿越時空保留到現在,

讓我們能一窺過去的秘密歲月!

如果有一天在野外發現化石,除了細細觀察,

也要好好保護它們別隨意破壞,一起把古早的故事繼續說下去吧!

 

 

你也想來場穿越時空的冒險嗎?

千萬別錯過了【東眼山前世今生】主題活動,

搭上時光機,出發囉! >>> https://goo.gl/YgJKbE

arrow
arrow

    fable02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