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經濟(Experience Economy)一詞最早是在1998年由 Joseph Pine II 跟 James H. Gilmore 合著的《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書中出現。作者們認為,商品是有形,服務是無形,而最能讓人難忘的就是「體驗」。當消費者付錢購買產品或服務時,其實是花時間享受企業提供一連串身歷其境的體驗。
那如何在設計環境教育課程時也融合體驗經濟呢?
透過執行長牽線,這次很開心邀請靜宜大學的孟淵老師,
他將過去豐富的職涯經驗結合生態人文學系的觀點,跟我們分享從商業角度去思考環境教育的未來,
也介紹體驗經濟的五層級,最後也拿了學生做過的顧客旅程地圖做例子,
讓我們對體驗設計有一個通盤簡易的認識。
老師以咖啡的體驗分析作為例子,咖啡最初只是原型農產品,但經過烘焙之後就可以販售咖啡豆,
為了進一步提供顧客服務,所以開始販售沖煮咖啡,
最後將沖煮咖啡轉變成一種生活體驗,開始販售相關的用具與課程,
開設品咖啡、挑選咖啡豆、製作咖啡的課程。
除了體驗分析五層次,老師也介紹我們使用ABT模式(And,But,Therefore)帶我們思考環境教育的服務該如何增值,提供更多體驗,而不只是提供勞力輸出的服務業。
公式也是有五個元素:C原料、G商品、S服務、X體驗、T轉型
跟體驗經濟的五層次很像,都是發揮創意,思考如何把原始產品轉變成更高價值的服務與體驗。
老師提了學生的案例做分享:醜蔬果如何做形象翻轉?
學生們認為醜蔬果原本是乏人問津的原料,但經過妥善的烹煮,可以變成可口的佳餚。
只要提供民眾享受到好吃的佳餚,民眾就會認識到味道的好壞無關食材的美醜。
為了讓民眾更認識醜蔬果,學生們加入體驗設計,
讓民眾用五感認識醜蔬果跟種植的小農,最後達到翻轉認知的成果。
感謝孟淵老師分享的觀念與實例,
提供我們思考環境教育未來的新可能性。
如果有夥伴對體驗經濟有心得或想法,歡迎跟我們分享你所知道的體驗經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