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來了,時序進入「白露」,東眼山的清晨與夜晚開始有一絲絲的涼意。
這時候,桃119縣道與東眼山林道的芙蓉花正含苞待放著。
秋天的東眼山不只天氣涼爽宜人,也是適合旅人們賞花的景點之一唷。
山芙蓉,別名台灣芙蓉、狗頭芙蓉或三醉芙蓉,是台灣原生植物,
主要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株高約3~5公尺,屬陽性植物。
當您看到其展開的嬌嫩白色花朵,就像開心的在太陽底下朝氣蓬勃的小孩;
而曬了許久的太陽之後,小孩的臉上充滿著令人討喜的粉紅色;
到了黃昏時,這時的花朵轉變成較深的桃紅色;
秋天來了,時序進入「白露」,東眼山的清晨與夜晚開始有一絲絲的涼意。
這時候,桃119縣道與東眼山林道的芙蓉花正含苞待放著。
秋天的東眼山不只天氣涼爽宜人,也是適合旅人們賞花的景點之一唷。
山芙蓉,別名台灣芙蓉、狗頭芙蓉或三醉芙蓉,是台灣原生植物,
主要分布於中低海拔山區。株高約3~5公尺,屬陽性植物。
當您看到其展開的嬌嫩白色花朵,就像開心的在太陽底下朝氣蓬勃的小孩;
而曬了許久的太陽之後,小孩的臉上充滿著令人討喜的粉紅色;
到了黃昏時,這時的花朵轉變成較深的桃紅色;
除了暑期營隊之外,孩子們最盼望的就是東眼奇兵。
從之前學生及教師訪談中,了解到東眼奇兵對孩子們的影響。
如不清楚請回顧:
教師觀點一http://fable0204.pixnet.net/blog/post/35295735
學生觀點 http://fable0204.pixnet.net/blog/post/35266687
100年的下半學期,仍有五梯次的東眼奇兵進行著。
東眼山的專案教師們怎麼跟這群小奇兵們一起對抗全球暖化呢?!
讓我們一起來瞧瞧吧~
一來當然要先制訂每個小隊的規則唷~
過了中秋節後的晴朗周六,一年一度的森林深呼吸活動再度展開。
一早,來自各地的爸爸、媽媽與孩子們,
頓時解除與城市的喧鬧,開始與東眼山的夥伴們,
共同享受城市裡呼吸不到的新鮮空氣,
享受城市裡無法體會到的天地能量。
還有還有,享受瀰漫在東眼山森林中源源不絕的芬多精,
以及可以讓人鎮定神經、活化細胞的陰離子。
走!跟著我們的國家森林解說志工們,進入森林中,
東滿步道大眾走
邀您漫步於東滿步道中,穿梭於柳杉林間,自海拔870公尺東眼山林道終點開始,越過北插天山與東眼山間海拔1130公尺的鞍部,再直下溪谷通往海拔約500公尺的滿月圓森林遊樂區,讓您體驗台灣山林之美,並認識無痕山林運動七大概念,與自然和平共處,一起來趟生態之旅吧!
【主辦單位】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
【招收對象】喜愛爬山、登山健行之一般民眾,名額35位。
【活動日期】2011年10月15日(六)。
【活動地點】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及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黑端豹斑蝶
學名:Argyreus hyperbius
科名:蛺蝶科 (Nympalida)
分布:低至中海拔山區
出沒時期:幾乎全年可見
特徵:雄蝶展翅表面底色為黃橙色,散生許多豹紋花樣的黑斑,
上翅腹面基半部底色為橙紅色,下翅腹部為淡黃褐色,
豹紋呈黃褐色。雌蝶斑紋位置與雄蝶略同,但上翅表面
端半部藍黑色,中有白色斜帶,外觀模仿樺斑蝶的型態。
話說今年非常榮幸成為第一個進入到台灣本島的颱風-南瑪都。
尚未進入台灣前就形成強烈颱風,導致人心惶惶。
現在颱風走了,下禮拜戶外教學正式展開。
許多老師們心裡一定惦記著:不曉得東眼山的路況好不好?!
放心放心~就由東眼山的特派機車族阿亮
來通報一下吧。
-三峽至復興鄉
Safe!!!
致各位百年東忍學堂的忍蛋們,
還記得七月27到29號和八月3到5號在東眼山所經歷的忍術大考驗嗎?三天的修練,看到你們的成長和調整,相信其中獲得最多的應該是每個願意調整的自己。希望各位忍蛋們下山後,也能時時記得在山上學到的一切東西,並實踐在生活中喔!今年的東忍學堂承襲前輩們留下的精神,一樣強調想成為一位優秀的忍者,必要懂得如何跟大自然共處,而學會跟自然共處前要從生活做起,要先學會跟自己,以及跟別人相處。
所以…來到東忍的每一堂課,我們都會給各位你(妳)們各式各樣的秘密任務,希望你們發揮團結合作的精神,跟同小隊的同學們一起完成。
來到森林學堂修練忍術,其實有一個重要訣竅喔!就是要跟森林爺爺一起放慢腳步,降低音量,
用你的 眼、耳、鼻、口、手,去觀察、去觸摸、去聞,
去感受大自然想告訴你的感官什麼? 現在,你的記憶是不是也被我喚醒了呢?就跟著我一起回顧你們的修練吧! Let`s go~
相信大家對於之前的「微笑東眼山」這首歌充滿無數的期待。
到底要怎麼唱呢?!
ㄟ~別急別急,雖然當初山上的好野人們曾在四週年慶獻醜過,
但是這麼充滿朝氣的歌曲,
一定要交給我們天真無邪的孩子們。
趁著這次暑期營隊-東忍學堂,我們帶著孩子們唱過一次又一次,
在三天兩夜的營隊結束前,
錄下了第一捲demo帶。
「微笑東眼山」 詞:王喜青(大恐龍) 曲:王喜青、林宜君(Cookie)
森心合一 森身不息
你知道嗎?原來樹木也有心跳聲,那是怎麼樣的聲音呢?小草、小花也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邀您來東眼山一同做森林浴,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於9月17日(星期六)早上9:00至下午1:00舉辦「森心合一 森身不息」活動,本活動免費,由國家森林解說志工引領您到森林裡舒展身體,及輕嗅土地的芬芳,由芬多精滋潤下,感受天地間生生不息的力量,體會陶淵明詩中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情境。
本活動將帶您輕踏土壤,感受大地的溫情,透過與自然的對話及身體的律動,感受身心合一的平靜與能量,享受森林浴的功能。由森林植物散發出的芬多精,使您去除疲勞、安定情緒、消毒等功用,是不錯的自然療法!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自96年成立以來,致力於環境教育推廣,提供多元的活動管道讓民眾參與環境學習機會,本活動免費(須自付門票、停車費)並自備午餐,招收50位民眾額滿為止,於8月17日(星期三)早上八點開始網路報名,詳細活動報名方式可上「台灣山林悠遊網」或來電洽詢。
期待了一年的孩子們,又再度踏上東眼山的土地,當起昆蟲偵查員。
讓我們來看看他(她)們有多棒!!!
一到東眼山就是要先來熱身熱身一下啦!!!
我們來找找顏色吧~
(ㄟㄟ~不是趁機摸來摸去唷,一定要溫柔地碰觸你的伙伴們。)
猜猜我們在做什麼呢?!
竿頂洞蛙 ─「艾氏樹蛙」
拍攝時間:2011/07/09
拍攝地點:東眼山森林遊樂區
學名:Chirixalus eiffingeri
快速鑑定特徵:背部有一個X型或H行深色斑 + 四肢體外有白色顆粒突起 + 手掌內突大而明顯
小檔案: 為小型蛙類,3~4公分,體色隨環境變化而多變,從淺褐色到綠色,多以褐色為主。喜歡棲息於樹上,叫聲為規律的「嗶‧嗶」聲。繁殖期為2~8月,有特殊的護卵行為。
這張照片,實在是非常地有趣
來來來~喜歡參加東眼山營隊的同學家長們,
不管您這次有沒有報上都一定要進來認識一下這位,
比任何膏藥都還有效的重要人物,
不管是擦的抹的貼的綁的,他一概具有。
他就是我們桃園縣消防局的教官-瑲哥。
瑲哥每年都會替新竹林管處的工作站人員上一次急救訓練,
看見他認真的神情,可以瞭解他對這份工作的看重。
環境教育學界普遍認為,戶外教學是推動環境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這類非正規體制下,在短時間內的教學,要看出學生行為上的改變,其實是相當大的挑戰。
在上述的限制之下,中心需藉由學校教師觀察與協助,來瞭解學生參與課程的變化。以下為新北市新店區的某位蓮花老師(化名),兩年來參與本中心三次(一次單日型,兩次過夜型)戶外教學,回校後對學生的觀察,藉由教師的角度來瞭解學生的變化或學習狀況。
蓮花教師表示,學生在參與校外教學後,對於環境的敏感度提高了,同時會將學習到的技術應用在生活之中:
孩子進入高年級的第一個校外教學就是到東眼山進行「森林趴趴走」,在其中我看到許多孩子在教室中不易觀察到的優點,孩子們開始會注意自己的生活環境,出門去玩也會開始運用地圖找方位。
她進一步提及,東眼山戶外教學課程對學生的幫助還有「合作」和「討論」,她發現學生願意去協調,同時對於她在學校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和班級經營上,是相當有幫助的部分:
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從課程中學會「團隊合作」與「討論」,這對於在學校的學習真的有很大的幫助,(他們)討論開始言之有物,也學會在討論中去尊重不同的聲音,雖然討論過程會有爭執,但是孩子們學會協調與說明。這是我一直想帶孩子擁有的能力,卻礙於一人之力實在不易同時進行。不過對於創造團隊最大價值這件事,孩子們雖然有時會忘記,但是全班整體的默契真的是越來越好唷!
她認為她帶領的班級在孩子的人際方面也有進步。
我還看到小組成員彼此的包容,更多的是孩子在說話與人際互動方面的成長。
蓮花老師舉例說明,學生畢業之前,進行了畢業影片的拍攝,她認為學生在東眼山參與戶外教學的討論和合作過程,影響了學生的拍攝計畫。
孩子們在六下的畢業之際,透過小組分工,開始拍攝畢業影片,過程中,我看到之前的討論經驗,帶給孩子莫大的幫助,也由於在東眼山的課程常常會堅持要討論完整,課程完整,所以孩子們在過程中也比較不容易輕易放棄原本設定的目標。才能在近日有兩支不錯的自編、自導、自演、自己剪接的影片產出。
自然中心的環境教育課方案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產生環境行為上的改變,有些時候對於教師的教學,亦會產生影響。以下為一位桃園縣國小朱姓教師對參與中心活動之感想,該教師於97年即開始參與東眼山的戶外教學活動,其間參與了三次單日型課程,分別為「杉爺爺講古」、「森林水故鄉」、以及「森林趴趴走」,和兩天一夜的「東眼奇兵」、「FBI:930檔案」課程試教,對東眼山的戶外教學有一定程度之瞭解。以下為訪談的過程。
談訪者(以下稱「問」):可否簡述一下您自己?
受訪者(以下稱「朱」):國北師語教系,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書12年了,一畢業就在這個學校教書;荒野的伙伴,桃園分會認識了葉課長(現育樂課長),同事來參加過教師研習有提過這樣的單位,因緣際會下開始申請帶學生來參加戶外教學。
朱老師本身曾參與過環保團體,對於環保團體在環境教育方案有認識,她認為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所設計的課程有別於這些單位,並給予相當的肯定。
問:您來東眼山戶外教學有五次了,為什麼想要一來再來?
朱:三年前開始帶學生到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我覺得你們上的很棒,因為我本身在自然界也是有接觸過的,其他自然保育團體的帶法就是著重在認識花花草草,但其實跟孩子講這麼多他們過了就忘了,最重要是內化,願意親近大自然,我覺得這才是比較重要的部分,你們很強調這個部分的東西,帶領的方式會用孩子的語言,讓他們上起課來不會覺得是來上課,整個活動我覺得是寓教於樂。
問:那麼學生對東眼山活動的感覺呢?
朱:學生是喜歡學習的,上回我帶學生去參加「南北極地博覽會」有學生和我反應說:「覺得是最空洞的一次戶外教學。」而學生也覺得來東眼山是比較有意義的。
從教師的觀點來看,她認為孩子是有改變的,不論是在環境上或人際上,其中又以人際和自我成長的部分,她認為影響最大。
問:您的學生在參與活動後有沒有什麼樣特別的改變?
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自96年成立以來,便積極地推動環境教育工作,期待能夠藉由教育方案的運作,來讓參與的學生和民眾除了對森林生態有所認識外,更能夠友善的對待我們這塊土地和環境。
環境教育活動的規劃,產生有意義的聯結基本上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倘若能夠形成行為上的改變,更是考驗著方案規劃者的經驗與能力。礙於非正規教育在時間上的限制,無法像正規體制中能長時間的觀察,所以行為改變的評量其實是相當困難的工作,不過若能夠藉由與體制內教師的合作來協助追蹤,對資訊的獲得是一大幫助,而結果若積極正面,對現場教師將是相當的鼓舞。
基於想瞭解中心課程對學習者生活上的影響,以及是否在行為上產生了改變,本中心透過質性訪談的方式來獲得資訊。教育推廣組選擇參與「FBI:930檔案」試教課程的一個班級。該班級已連續三年參與本中心方案,對於中心的課程及人員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質性資料蒐集利用「FBI:930檔案」課程的空餘時間,邀請教師進行訪談,並請教師自班級中推薦一位學生,作為訪談記錄的對象,來瞭解課程所產生的影響。以下為學生的訪談過程。
訪談者(以下稱「問」):可否簡單介紹一下妳自己?
五隻魚(化名,以下稱「魚」): 我是五隻魚,目前就讀「盡心國小(化名)」六年級。
問:妳參與東眼山的活動幾次了?
魚:五次吧!有做河流的(森林水故鄉)、東眼奇兵、森林趴趴走、
FBI(森林調查課程),還有一次我忘記了。
(後與其導師求證應該是四次)。
問:妳喜歡在大自然的環境之中嗎?